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时尚 >长镜头 | 探访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触摸地球往事 正文

长镜头 | 探访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触摸地球往事

时间:2024-03-28 22:57:07 来源:网络整理编辑:时尚

核心提示

触摸地球往事——探访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在生命进化的历史长河中,是谁最先长出翅膀,征服了远古的天空?是谁曾经难以挽留,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人类从哪里来,又会到哪儿去?从古至今,关于生命起源的探索一直被 四分江山

触摸地球往事

——探访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

在生命进化的长镜触摸历史长河中,是头探谁最先长出翅膀,征服了远古的访河四分江山天空?是谁曾经难以挽留,消逝在历史的北地长河?人类从哪里来,又会到哪儿去?从古至今,学地学博关于生命起源的球科探索一直被人类所关注。科学家们经过长期探索,物馆往事发掘和收集携带着远古基因的地球古生物化石、岩石、长镜触摸矿物等,头探从不同角度破解地球这颗“蓝色星球”的访河奥秘。

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北地位于石家庄市裕华区槐安东路136号,学地学博馆里8000余件藏品可以带领人们了解生命起源演化的球科历程。在这里,物馆往事你既可以赴一场与古老地球的“约会”;也可以打开无限想象空间,从一个个可能的角度去探寻地球的过去与未来。

10月6日,游客在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参观。日报记者曹 铮摄

发现地球

江河湖海、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共存于生机勃勃的地球上。在常人眼中,这一切或许理所当然。然而,走进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将目光转向宇宙深处,你会发现我们的地球是如此独特。

“去地球科学博物馆怎么走?”10月6日上午,地质大学西门口,陆陆续续有带着孩子的参观者询问保安。“顺着路直走,看路边指示牌就能找到。”对方边回答边按动大门开关,示意游客们进校。四分江山

作为一名资深博物馆“粉”,石家庄市民孙月音还是第一次逛地球科学博物馆。第一层是宇宙与地球厅、第二层是岩石矿物厅、第三层是宝石与矿产厅……进馆后,她的第一感觉是“信息量有点大”。宇宙的起源,太阳系的组成,地球和月球的起源,地球的圈层结构、物理性质、年龄和演化……自然力量与时间的交织,为拥有46亿年历史的“蓝色星球”留下了一系列的地质之谜。

“地壳、地幔、地核……”有家长站在地球模型前给孩子仔细讲解。而对于孙月音来说,展览则激活了很多深藏在记忆里的课本知识。眼前这座博物馆,俨然是“石头的世界”,展示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岩石矿物、宝石与矿产——

来自南极的中性火山岩、产自冰岛的基性熔岩等;产自新疆阿勒泰地区的锂蓝闪石,产自青海地区的水钙铝榴石,产自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紫丁香玉;孔雀石、葡萄石、萤石……

如果说人类的历史是写在书籍里,那么地球的历史则是写在了石头里,藏进了厚厚的岩层中。石头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物质之一。探索地球的奥秘,需要从石头开始。行走在展厅内,孙月音不由得感慨:“与有着46亿年历史的地球相比,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宛如一簇微光。如果能够读懂这些石头,也就基本认识了地壳亿万年来所经历的地质沧桑与历史。”

“馆内藏品的最主要来源是本校师生的野外采集,还有一部分标本是由社会人士捐赠的,其中,多年来毕业于地质大学的校友们就捐赠了大量的标本。”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馆长郭震介绍,藏品中不乏在国际、国内都十分珍贵和罕见的品种。

展柜中,来自斯里兰卡的塔菲石在灯光的照射下散发着璀璨的光。“塔菲石是展馆里的一大珍宝,它是1951年在斯里兰卡发现的一种宝石,直到1981年,世界上为人所知的塔菲石数量也仅仅在20颗左右。目前世界上宝石级的塔菲石非常稀少。”郭震所说的这块塔菲石呈紫色,表面晶莹剔透,重1.32克拉。

和田玉、独山玉、岫岩玉、绿松石、鸡血石、青田石、寿山石、巴林石……漫步博物馆的“石林”间,仿佛打开了神奇百宝盒。作为地球历史的见证者,这些历经世间沧桑的石头,让我们与地球古老的历史一次次“相遇”。

“通过这些展览,让公众感受地球的奥秘,启发更多探索。”郭震说,作为省首家地学类博物馆,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探索地球科学的窗口,让人们在关注地球历史、人类历史的同时,学会审视当下的生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该博物馆也是地质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沟通大学与社会的桥梁。在这里,学校实现了教学实习、科学研究和社会公众教育的有机结合——以馆藏促进教学,以实习丰富馆藏,以馆藏开展科研,以科研促进科普。

10月6日,游客在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内参观“不寻常华北龙”复原骨架。日报记者 曹 铮摄

化石背后的故事

让小观众们心心念念的大恐龙化石,在博物馆的四层。大恐龙,到底有多“大”?

“我们的镇馆之宝是‘不寻常华北龙’化石。这种恐龙生活在距今73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身长20米,是华北地区体型最大的恐龙。另外,这具恐龙化石的完整程度高达70%,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罕见的。”郭震说,对大型恐龙化石而言,能够保存30%至40%的骨骼已殊为不易。

化石,是人类探索生命起源时间的一把钥匙。在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中,众多古生物化石为公众打开了品读生命史诗的一扇窗。这些化石的发现、发掘,是几代地质人边教学边野外科考的成果,见证着接力寻找生物演变之谜的艰辛付出。

展厅三层一张展板上的照片,让观众对这些地质人心生敬意——

参与发掘的1992届学生与教师、参与发掘的1993届学生与当地老乡、参与发掘的1994届学生……一直到2007届学生在化石点学习,照片记录着地质大学师生扎根张家口阳原县西城镇灰泉堡康代梁山,参与挖掘“不寻常华北龙”化石的不寻常故事。

谁,最先发现了这个庞然大物?“这里边有我们学校古生物地质学专家庞其清教授的一段故事。”地质大学工作人员说。1983年10月25日,庞其清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程政武在康代梁山的东北坡发现了几块露出地表的骨骼化石,初步判断是恐龙的尾椎骨化石。当时,他们只随身带了一把小铁锤,两人用小铁锤和手小心地向下挖了一米多深。这天,他们共挖出大大小小12节尾椎骨化石,全都背回了学校。

为了进一步确定这些骨骼化石到底是不是来自恐龙,庞其清将这12节尾椎骨化石用木箱托运到北京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这些化石是恐龙的尾椎骨化石。庞其清很兴奋,因为那12节尾椎骨化石的下面很可能是一副完整的恐龙骨架化石。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种种原因,进一步挖掘工作始终未能展开。

1988年,挖掘工作终于启动。有关部门委托庞其清等人进行先期勘探。然而,化石埋藏地历经雨水冲刷、自然风化,当初做下的标记早已消失殆尽,一行人艰难寻找却无功而返。

1989年6月,庞其清重返故地,找遍了附近大小相似的山头,终于寻得当年的化石埋藏地。自此,细致而艰辛的挖掘工作展开。从1989年到1994年,庞其清带领师生挖掘小组从山坡到山脊,再向下纵深挖到21米处。5年间,团队共挖掘出各类恐龙化石2300多件。又经过十多年的修复,最终组成了8只小恐龙及一副近于完整的身长20米、背高4.5米、头高7.5米的大型恐龙化石骨架。庞其清和程政武为这具大型恐龙化石取名“不寻常华北龙”。

“‘不寻常华北龙’不仅是一个新属、新种,还是一个新科,是华北地区首次发现的晚白垩世时期最大最完整的蜥脚类恐龙化石,为我国白垩纪晚期缺少完整蜥脚类恐龙化石填补了空白,在世界也极为罕见。”对于巨型恐龙化石的发掘,庞其清这样评价。

在这批恐龙化石中,还有多条从头到尾保存完整的甲龙综合骨架,也填补了我国晚白垩世完整甲龙的空白。另外,还有兽脚类恐龙的牙齿和鸭嘴龙的腿骨、齿骨等化石,为晚白垩世一个新的恐龙动物群。2006年,这些恐龙化石终于有了与公众见面的机会。那一年,地球科学博物馆在校园内建成。博物馆的恐龙与古生物厅展示了庞其清和师生们参与发现、挖掘、修复、研究的恐龙化石。

如今,除了恐龙化石外,展厅里还有恐龙蛋、恐龙脚印和其他恐龙化石以及一些爬行动物的化石等约4000件。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了解这些展品,部分展柜旁贴有二维码,手机扫描后可以听到专业的讲解。

“龙人”头骨。地质大学供图

大学博物馆的力量

近些年来,博物馆里的藏品数量在不断增加。

今年4月22日,著名地质学家金善燏和省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谢飞向博物馆捐赠了13箱珍贵古生物标本和资料,其中包括晚古生代泥盆纪的四射珊瑚化石薄片4787片,牙形石微体化石7盒,还有腕足类、苔藓虫、三叶虫、介形虫、双壳类化石标本186件,另有床板珊瑚(单体和复体)、海绵、腕足、鹗头贝、海百合等化石标本。

“金善燏老师生前提出将他毕生研究保存的珍贵化石标本捐献给国家。因为我在文物部门工作,他委托我为他完成这一夙愿,将这批科学资料捐献给博物馆或者大学。我是人,又在省文物部门工作多年,自然愿意将这批珍贵的科学资料永远留存。”根据这批科学标本的特点,谢飞深感它们适合收藏在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他表示,地质大学古生物专业刚刚设置,需要各种教学标本,将这批标本贡献给学校,用于古生物专业的教学、科研,能够更好地发挥这批科学标本的作用。

除了对这批标本进行分类整理、登记造册,用于学界查阅、古生物教学之外,谢飞还希望在地球科学博物馆开辟小型专题展,结合晚古生代四射珊瑚的种类、生态、地层及研究意义、研究成果等设计、陈列,以体现其科普宣传教育的意义。

一座博物馆的价值,在于见证和讲述着历史,更在于为未来提供了无限想象空间。更多具有重大科研价值的珍贵藏品落户这座博物馆,为探寻“我们从哪里来”提供了线索。这其中包括由古生物学家、地质大学终身特聘教授季强命名的一件来自哈尔滨的珍稀人类头骨。

“根据这枚古人类头骨,我们的团队命名了一个新的人种——‘龙人’。”季强介绍,以前西方学者一直认为非洲和欧洲发现的尼安德特人与智人的关系最密切,二者为“姊妹群”关系。经过谱系分析发现,其实龙人与智人关系最为密切,这表明二者拥有共同的祖先。季强认为,这一发现将为重新认识人类发展历史和演化模式开辟新的途径。

目前,围绕这颗神秘头骨展开的探索和研究并未止步。不久前,“省古人类形态与演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成功获批2023年度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科学家们将通过进一步研究,为我们揭开更多谜团。

科学研究和科学传播是一体两翼的关系。未来,这所大学中的博物馆会怎样发展?

“对于高校博物馆来说,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重要的任务和使命。”郭震说。每年的世界地球日、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都会举行一系列大型科普活动,日常也会不定期开展科普、研学活动。2022年以来,博物馆先后举办了十余次大型科普活动,形式包括线上科普讲座、线下科普讲座、临时展览、研学活动、电视节目、科普创作大赛等,累计两万人次参与。

近年来,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地质学会第一批地学科普研学基地、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省科普教育基地、省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示范单位、首批省科普示范基地等称号。谈到未来,郭震说,将以地质大学新校区博物馆建设为契机,积极学习业界先进经验,不断推进科普硬件完善、精品科普课程开发、文创产品开发等工作,从多角度体现“探索与发现”的科学教育理念,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更多人热爱地球科学、研究地球科学。(日报记者 曹 铮 刘 萍 史晓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