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休闲 >海南周刊 | 红色娘子军:走向世界的一抹海南红 正文

海南周刊 | 红色娘子军:走向世界的一抹海南红

时间:2024-03-28 16:43:35 来源:网络整理编辑:休闲

核心提示

原标题:海南周刊 | 红色娘子军:走向世界的一抹海南红万泉河水清又清 纪念博鳌亚洲论坛成立20周年 电影《红色娘子军》剧照。资料图文\海南日报记者 梁君穷90载时光过去,海南岛上沧桑巨变,清澈的万泉河 英魂入侵异界

原标题:海南周刊 | 红色娘子军:走向世界的海南红色海南红一抹海南红

万泉河水清又清 纪念博鳌亚洲论坛成立20周年

电影《红色娘子军》剧照。资料图

文\海南日报记者 梁君穷

90载时光过去,周刊走海南岛上沧桑巨变,娘军英魂入侵异界清澈的世界万泉河水依然静静流淌,一如在历史长河中不变的海南红色海南红精神传承。90年前,周刊走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在今琼海市阳江镇成立,娘军100多位花一般美好的世界女孩,扛起猎猎红旗,海南红色海南红奏响中国革命和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上一段最动人的周刊走乐章。

红色番号没有消逝,娘军红色精神传播到了更远的世界天地。那段红色传奇故事发生地——琼海市,海南红色海南红是周刊走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所在地。琼海秉承娘子军敢为人先的娘军精神,拓展博鳌效应,全力推进被誉为“博鳌亚洲论坛第二乐章”的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建设。

半个多世纪来,英魂入侵异界红色娘子军的故事被写成报告文学,拍成电影、电视剧,绘成连环画,改编为芭蕾舞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新中国的不同时期,作为中国文化的精品,《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和电影都曾走出国门,为中外文化的交流和我国的外交事业做出贡献,红色娘子军的故事和精神也由此传播到全世界。

红色精神代代传

今年4月初,位于琼海市阳江镇红色村内的红色娘子军操练场旧址绿草茵茵。“红色娘子军曾在我脚下的这片土地苦练杀敌本领。”琼海市阳江镇红色娘子军民兵连连长蔡惠莉说,“如今,阳江镇红色娘子军民兵连发挥更多的是传承作用,向后人展示那段难忘的历史与红色娘子军的精神。”

“红色娘子军仅存在了500多天,但她们留下的精神遗产却一直激励着后人。”阳江镇文化站原站长庞启江说,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与传承中,红色娘子军民兵连应运而生。

1969年8月1日,琼海阳江公社红色娘子军民兵连正式成立,这支红色娘子军循着前辈的脚步,继承发扬红色娘子军的革命精神,战斗在生产活动第一线。除日常训练外,该民兵连还担负了站岗、巡逻、管理治安、抢险救灾、修水利等任务。1991年,民兵连不再由琼海县武装部任命正副连长与正副指导员,民兵连的组成人员变成阳江镇的干部,但民兵连却一直在阳江保留了下来。

以红色娘子军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如今已融入了琼海的发展基因中,每年都有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我小时候就观看过电影《红色娘子军》,深受她们精神的鼓舞。上世纪90年代,我就曾来过这里。这次再来,感受很不一样。”今年3月初,贵州游客夏恒江专门来到红色娘子军纪念园,重温红色经典,寻找前行的力量。

红色娘子军的故乡——琼海市阳江镇目前正在加快发展红色旅游业,推进白水磉中共琼崖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红色娘子军操练场、阳江解放纪念广场等红色景点的提升改造项目,探索利用红色小学建设青少年国防教育基地暨红色文化体验园,携手旅行社开发红色旅游线路等。

2006年是红色娘子军成立75周年,7名娘子军老战士合影留念。资料图

传奇故事风靡全国

红色娘子军的传奇故事能走向全国,成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红色经典,离不开众多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和传播。红色娘子军的改编艺术形式之多、持续时间之长、艺术影响力之大,在新中国历史上都是极为少见的。

195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面向全军进行建军30周年征文。海南军区政治部宣传干事刘文韶翻阅一本32开的油印小册子《琼崖纵队战史》时,被这样一句话吸引住了:“在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独立师师部属下有一个女兵连。”

中国历史上成建制的完整的女兵战斗连队十分罕见。为了发掘这个好题材,刘文韶踏上了找寻之路。1957年8月,刘文韶的报告文学《红色娘子军》在《解放军文艺》上发表,首次把娘子军的故事从尘封的史料中带到大众面前,也是第一次将这支女兵部队命名为“红色娘子军”。1959年,琼剧《红色娘子军》上演,著名琼剧演员王英蓉扮演剧中女主角。

真正让红色娘子军事迹进入全国视野的,是电影的改编创作。这部电影让蕉风椰雨中“向前进,向前进”的旋律,成为不少人心中抹不掉的记忆。1961年7月1日,电影《红色娘子军》在全国首映,举国轰动。该片以生动感人的情节,展现了妇女解放和人民战争的画面,成功塑造了吴琼花的形象,创下了当年8亿人口有6亿人观看的盛况。

看过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观众,都会被英姿飒爽的娘子军形象所深深震撼。革命女性和高雅芭蕾的完美融合,是红色娘子军题材造就的又一个艺术经典。

1963年,周恩来观看完芭蕾舞剧《巴黎圣母院》后,提出芭蕾舞应该民族化,中央芭蕾舞团可自己创作一部革命舞剧。时任中央芭蕾舞团团长的李承祥提出的《红色娘子军》最终被采纳。随后,“红色娘子军”题材,不断衍生出京剧、沪剧、豫剧、歌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续写了整整半个世纪的传奇。

2014年4月19日上午,最后一位红色娘子军老战士卢业香于琼海家中去世,享年100岁。此为卢业香生前留影。海南日报记者 张杰 翻拍

红色经典走出国门

在芭蕾舞剧和电影红遍全国后,《红色娘子军》开启了走出国门之路,在不同时期都为中外文化的友好交流作出贡献。1972年7月,中国上海舞剧团受邀赴日本访问并公演,表演节目就包括了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1973年,日本松山芭蕾舞团来华与中国舞剧团同台演出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回到日本后,松山芭蕾舞团又将《红色娘子军》搬上舞台,让更多日本观众所熟知。“芭蕾外交”增进了中日两国民众的相互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当时两国民众的隔阂。

1976年10月,中国中央芭蕾舞团应邀前往奥地利演出,这是我国和奥地利1971年建交以来,第一次派遣大型文艺演出团体前往该国演出,演出节目中包括《红色娘子军》。虽然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不熟悉,许多维也纳观众还是被演员精湛的舞蹈技艺和优美的音乐深深打动。

此外,我国还不断通过电影加强与亚非国家的交流。1964年,中国电影《红色娘子军》在印尼第3届亚非电影节上获得万隆奖第三名。我国还加强了本国影片的外译工作,《红色娘子军》等影片被翻译成外文走出国门。

改革开放后,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也常常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目。2003年10月至2004年7月在法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年”活动中,《红色娘子军》芭蕾舞演出在法国当地受到热烈追捧,吸引众多法国民众观看。

2009年新年伊始,中央芭蕾舞团演绎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走进巴黎歌剧院。有媒体报道了当时演出的盛况:“加尼叶歌剧院座无虚席,法国观众对这部中国芭蕾专心致志,兴趣盎然。每一幕结束后都报以非常热烈的掌声,赞扬这部舞剧的技术和艺术含量非常高。”(梁君穷)